園冶杯國際競賽作為大型景觀工程及設計項目評選活動,今年已是第九年舉辦,深受行業(yè)專家及企業(yè)認可,近年來影響力更是逐步擴大至世界范圍,覆蓋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山水比德董事、副總裁利征先生與山水比德上海設計院副院長王聰先生出席了本次盛會,并代表山水比德上臺領取兩項重量級獎項。山水比德的沈陽華潤置地·八號院和重慶·千江凌云項目,分別獲得2018年度“園冶杯”金獎和大獎。
利征先生(左)領取
IFLA美洲區(qū)主席Ricardo Riveros Celis(右)
頒發(fā)的“園冶杯”金獎
IFLA美洲區(qū)主席Ricardo Riveros Celis(右)
頒發(fā)的“園冶杯”金獎
王聰先生(左)領取
IFLA亞太區(qū)主席Damin Tang先生(右)
頒發(fā)的“園冶杯”大獎
IFLA亞太區(qū)主席Damin Tang先生(右)
頒發(fā)的“園冶杯”大獎
獲獎項目
重慶·千江凌云
“園冶杯”大獎
重慶·千江凌云
“園冶杯”大獎
對我們而言,設計所面對的首要問題是新的空間建造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介入到原始地貌之中。非同于“摧毀即重建”的通常做法,我們希望塑造一個景觀整體趨勢和山體相融合的景觀意象。新的空間形體依順著山勢而規(guī)劃,它們的輪廓線和原來的山形融匯相映。
>>>>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重慶·千江凌云
景觀設計:山水比德
項目地址:重慶
設計時間:2017年
沈陽華潤置地·八號院
“園冶杯”金獎
“園冶杯”金獎
同一個城市,有人看到風景,有人看到美食,而我們則看到了更深刻的人文歷史。
許多人說,全球化的時代,所有的城市正在趨同,沒什么好看的。其實并非如此,只是需要我們多揭去一層面紗。想了解一座城,幾十年時間的干擾不算什么,我們只需回到時間和空間的原點,利用“設計的掌紋”,還原土地的脈絡,梳理它的時空演變。
>>>>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沈陽華潤置地·八號院
景觀設計:山水比德
項目地址:遼寧沈陽
設計時間:2017年
論壇分兩日舉行,23日上午,鄉(xiāng)村振興與特色城鎮(zhèn)學術研討會首先拉開帷幕。會上,來自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和新加坡知名設計機構的七位專家,對當前中國的城鎮(zhèn)化發(fā)展和鄉(xiāng)村建設問題進行了探討。
北京城市學院副校長蔡派先生
主持鄉(xiāng)村振興與特色城鎮(zhèn)學術研討會
主持鄉(xiāng)村振興與特色城鎮(zhèn)學術研討會
新加坡Tierra事務所總監(jiān)梁達民先生
在鄉(xiāng)村振興與特色城鎮(zhèn)學術研討會發(fā)表演講
在鄉(xiāng)村振興與特色城鎮(zhèn)學術研討會發(fā)表演講
當日下午舉行了海綿城市建設與發(fā)展國際論壇暨對話大師活動、國際新銳設計師論壇、宜居住區(qū)與庭院造景國際研討會。晚上,一場主題為“跨界?融合?創(chuàng)新”的園冶沙龍讓人深受啟發(fā)。
24日上午,三場論壇分別面向地產園林、國際建筑師與國際風景園林師進行,多位來自全球各地的重量級嘉賓,分別就地產未來與時代激變下的建筑設計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交流。
法國著名風景園林設計師弗洛倫思·梅歇爾女士
在海綿城市建設與發(fā)展國際論壇發(fā)表演講
在海綿城市建設與發(fā)展國際論壇發(fā)表演講
日本東京大學資深教授、日本建筑協會原會長若山滋先生
在國際建筑師論壇發(fā)表演講
在國際建筑師論壇發(fā)表演講
山水比德董事、副總裁利征先生受主辦方邀請,在地產園林國際論壇中以“重構與縫合——重慶千江凌云設計解讀”為題,分享了獲得“園冶杯”大獎的項目:重慶·千江凌云。
利征先生分享重慶·千江凌云項目
“我們認為當下場所精神普遍缺失,場地喪失了‘話語權’,其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當下被普遍提及的‘同質化現象太嚴重’,
‘’同質化’表現為空間同質化,空間批量生產、空間碎片化、空間意義喪失等。”
‘’同質化’表現為空間同質化,空間批量生產、空間碎片化、空間意義喪失等。”
要讓“場所精神”回歸,在面對被割裂了的現場,景觀就必須重構場地上各種元素的關系,完成縫合的任務。 重慶·千江凌云就是場所精神回歸最好的案例之一,山水比德引用王澍的“觀山之法”來演繹場所。
“我們的概念——看見山,就是重構場地,解決山體與建筑并置與割裂的狀態(tài),模擬重慶山城的原生與平衡?!?/strong>
首先是“場地重構”。以入口的大立面融合建筑、空間以及場地,完成場地的縫合,建筑像是從地里長出來一樣。
其次是“景觀縫合”,包含精神縫合與細節(jié)縫合兩部分,讓場地即使面貌被改變也不會失去其靈魂。
“原有的山體被解剖之后,我們希望在場地面貌被改變了的空間里仍然能保留它在城市里的記憶,
比如山城的記憶,“重山重水”的地貌體驗。”
比如山城的記憶,“重山重水”的地貌體驗。”
保留“重山重水”的城市記憶為“精神縫合”,在場地中設置建筑、景觀、下凹和峽谷打造高低起伏感。
運用場地原有的材料肌理——疊巖作為“細節(jié)縫合”, 以一種現代的語言來保留場地本身的記憶。項目中,多處運用了現代的材料與模擬自然巖石肌理的石材,光潔與粗糙質感的碰撞。
“場所精神早已寫好劇本,景觀設計不過是劇本的導演?!?/strong>
最后組織體驗動線。從象征著《桃花源記》里“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山門進入,看到飛瀑,再穿越峽谷,又豁然開朗,看見城市風光,再回頭看到建筑。它是一個看江--觀瀑--賞石--望山--覽天光云影--見人生這么一個戲劇性的過程,每一個轉折都與場所、與城市、與空間有關系,通過不同空間的設計,整個過程就是導演的一次精心策劃。
最后,祝賀項目組的伙伴們!感謝委托方和園冶杯主辦方的大力支持!期待與亞太IFLA更深交流與合作!未來,山水比德將會用更好的設計構筑美好人居環(huán)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